胆总管囊肿

胆总管囊肿又称胆管扩张症,是一种胆道系统的发育畸形,可由婴幼儿时期先天性胆管扩张延续而来,也可在成年期发病,主要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单发或多发性局部扩张,临床常表现为腹痛、黄疸和腹部包块。手术根治性切除是唯一可靠的治疗方法。

病因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其中以Babbitt提出的先天性胰胆管合流异常学说被多数学者认可,Lenriot等报道胰胆管先天异常发生率为91.7%。该异常是指胆总管和胰管的异常汇合,在十二指肠壁外形成较长的共同通道,导致胰管内压力增高,胰液反流至胆管,且反复的胰液逆流胆管内,引起胆管化学和炎症性改变,破坏胆管壁的弹性,使胆管壁张力下降而扩张,严重者甚至癌变。此外,还有先天性胆管上皮异常增殖、神经发育异常,病毒感染等学说。

有研究显示我国胆总管囊肿的发生率比较高,女童的发病率比较高,为男童的3倍左右。各个年龄段所形成的胆总管囊肿有所不同,在婴幼儿时期,囊肿的形成与胆道远端先天性梗阻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病情严重时患儿甚至出现胆汁淤积、胆道压力增高等,甚至出现梗阻性黄疸,导致肝细胞坏死、肝硬化、胆道结石等并发症,婴幼儿胆总管囊肿通常会引起化脓性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严重的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大龄患儿的症状通常不是很严重,间断性腹痛、没有黄疸、当囊中较小时在触摸时不会触摸到包块、没有明显的并发症,而发生恶变的概率要高于婴幼儿。

01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常见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部肿块和黄疸“三联症”,但患者就诊时往往只有一种或两种症状。辅助检查彩超、CT、MRCP基本可以明确诊断,其中MRCP因其无创、高准确性,还有对诊断可能伴发的胆道肿瘤及胆道结石的高灵敏度,而成为先天性胆管囊肿诊断的金标准,但有时还需进一步行增强CT扫描或ERCP除外肿瘤的可能性。

        

      

    

02

      

        

          

由于囊肿的存在,极易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胆道感染、结石形成。囊肿易发生癌变,发生率为10%~20%,并且癌变后的预后较差,因此,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一旦诊断明确,就应该尽早手术,避免囊肿癌变,对患者预后也有很大好处。由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分型不同,故采用的手术方式也不相同,由于I型最为常见,约占90%,因此我们重点讨论I型,主要采用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彻底切除囊肿,囊肿的下部切除时尽可能低位,残端胆管应缝闭,同时避免胰管损伤,吻合口足够大,避免术后缩窄,行黏膜剥离过程中,囊肿分离困难时,可先横断囊肿掀起后壁,并随时用副肾素盐水纱布压迫黏膜下渗血。

        

      

    

03

      

        

          

胆总管囊肿完全切除以及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是临床目前治疗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有效选择,而腹腔镜手术在此类治疗中已经发挥了显著优势。

        

      

    

Tips

成人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是切除囊肿壁、重建胆道。注意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应注意勿损伤门静脉及胰管;重建胆道首选胆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为防止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吻合时口径应大于1.5cm。对囊肿上端及囊肿远端所保留的囊壁组织日后是否会发生癌变,已有文献报道对少量病例观察尚未有癌变报道,可能与隔离胆胰液有关。注意术后处置,防止术后胆瘘与胰瘘。

但由于早期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及医疗水平的限制,患者再次手术率仍较高。胆总管囊肿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

胆总管囊肿未切除。

囊肿部分残留。

吻合口狭窄。

肝胆管结石。

囊肿癌变。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胆总管囊肿的治疗逐渐规范化,再手术率逐渐降低。对再次手术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力求精准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腔镜手术

近年来临床应用的发展和设备的升级,腹腔镜技术应用逐渐成熟,已经成为医院胆总管囊肿切除治疗的首选方案。

总结

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显著改善了腹腔积液、出血、胆汁及胰液渗漏,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腹腔镜手术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end

作者简介

更多推荐ERCP的前世今生和内镜检查与活检新进展慢性便秘那些事?胆囊癌为何可怕?专家门诊时间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王云峰医生专家门诊时间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勿以“疝”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