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做完肛瘘手术,有多疼

我只能告诉你,疼到让你怀疑人生。

医院每天给你输止痛药水,那恭喜你,你疼痛稍微轻点。

医院不给输,让你吃止痛药,那医院病房就是一个人间地狱了。

拉屎的时候,便便蹭过伤口,这酸爽,痛得你直不起腰。基本都是拉一下,迅速痛地弯着腰去拿水冲屁股。

换药的时候,医生用凡士林纱条塞进伤口里,防止外口先于内口愈合。基本每个换药的病人,都是直着腰进去,弯着腰挪着小碎步出来。

如果不幸便秘了,那恭喜你,你将体验人生最酸爽的时刻了。医生给你打开塞露,插进去的酸爽,还有粗壮的便便从受伤的屁屁口呼啸而出,那滋味,自己想象吧。

还有晚上睡觉,翻个身都需要几分钟,因为屁股稍微一使劲就疼,只能用各种奇怪的姿势努力换个姿势。

手术后的前几天,你可能会发现连尿尿的技能都丢失了。

最痛苦的是,这些疼痛在手术后7天内是没有任何减轻的迹象,那煎熬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基本上,做完这个手术后半个月,吃货也会变成厌食者。有人做完这手术,20天瘦了10斤!每天躺着不动,没有任何活动量的情况下。

所以你说有多痛?医生说,这疼痛,堪比生孩子的阵痛,而且疼的时间更长!

那什么是肛瘘呢?

肛瘘又称肛管直肠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内口多位于齿状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处。

有人将肛瘘比作是一只善于偷粪的老鼠。

整个瘘管壁由增厚的纤维组织组成,内覆一层肉芽组织,经久不愈。发病率仅次于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可能与男性的性激素靶器官之一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

疾病分类

1.若按瘘管位置高低及数量分类

低位单纯性肛瘘

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通过外括约肌皮下或浅部,与皮肤相同。

低位复杂性肛瘘

有两个以上内口或外口,肛瘘瘘道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

高位单纯性肛瘘

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高位复杂性肛瘘

有两个以上外口,通过瘘管与内口相连或并有支管空腔,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2.按照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类

肛管括约肌间型

即低位肛瘘,是由于肛管周围脓肿导致的,会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内口于齿线周围,外口于肛缘附近,约占肛瘘70%。

经肛管括约肌型

可为低位或高位肛瘘,因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导致,瘘管穿过外括约肌、坐骨直肠间隙,开口于肛周皮肤上,约占25%。

肛管括约肌上型

比较少见,即高位肛瘘。瘘管在括约肌间向上延伸,可越过耻骨直肠肌,向下经坐骨直肠间隙穿透肛周皮肤,约占4%。

肛管括约肌外型

最少见。多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合并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的后果。治疗困难,仅占1%。

病因

肛瘘多为一般化脓性感染所致,少数为特异性感染,如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肛管外伤继发感染也可形成肛瘘,直肠肛管恶性肿瘤也可溃破成瘘管,但均较少见,与一般化脓性肛瘘有明显区别。

主要病因

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经肛周皮肤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该切口形成外口或自行破溃,可导致肛瘘。

感染

肛瘘多为一般化脓性感染所致,少数为特异性感染所致,如结核、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所引起的肛瘘。直肠肛管外伤继发感染也可形成肛瘘,直肠恶性肿瘤溃破也可形成瘘管。但都少见,与一般化脓性肛瘘有明显区别。

直肠肛门损伤

外伤、食物中的骨头、吞咽金属等物品、肛门镜检查、肛门体温计测体温等损伤肛管直肠情况,可导致细菌侵入伤口引起肛瘘。

会阴部手术

内痔注射误入肌层或手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缝合后感染等情况,均可波及肛门直肠引起脓肿和瘘。

流行病学

在我国,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占肛肠病的1.67%~2.6%,可以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婴幼儿发病者亦不少见。

好发人群

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不佳后会有全身各部位感染的风险,可伴随出现肛瘘。

免疫力低下者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等,因其抵抗力降低及炎症长期刺激的情况下,引发感染,导致肛周脓肿,最终形成肛瘘。

症状

肛瘘多为肛周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排脓后伤口经久不愈形成肛瘘外口。

典型症状

肛门流分泌物

可持续或间断流出、量少,分泌物可以为脓性、血性或黏液性。

瘙痒

脓液刺激瘘口周围皮肤引起瘙痒或湿疹。

疼痛

若外口暂时封闭,脓液积存,局部则有胀痛、红肿,封闭的外口可再穿破或在附近穿破形成另一新外口,如此反复发作可形成多个外口,互相沟通。如瘘管引流通畅则局部无疼痛,仅有轻微发胀不适。

瘘管排便、排气

部分较大的高位肛瘘,因为瘘管在肛门括约肌外侧不受肛门括约肌的控制,因此外口可以有粪便或气体排出。

局部体征

外口呈乳头状突起或肉芽组织的隆起,压之有少量脓液流出,低位肛瘘常仅有一个外口,若瘘管位置较浅,可在皮下摸到一硬索条,自外口通向肛管;高位肛瘘位置常较深,不易摸到瘘管,但外口可有一个或多个。由于分泌物的刺激,肛周皮肤常增厚及发红。

其他症状

部分肛瘘患者常伴有贫血、排便困难、身体消瘦、精神萎靡、神经衰弱等,偶见贫血,继发感染时可以出现体温升高。

并发症

肛门失禁

若患者未及时治疗或病情控制不佳时,肛瘘反复发作,最终累及肛门括约肌从而导致其功能异常或缺失。此时即使行手术治疗也难以保留肛门正常功能,患者将出现控便异常甚至肛门失禁。部分复杂性肛瘘患者手术后也会出现肛门失禁,轻者为暂时性失禁,重者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失禁。

肛瘘癌变

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肛瘘存在癌变风险。

肛门狭窄

肛瘘手术后易发生肛门狭窄,可表现为大便不通畅、大便稀且细、排便次数多。如确诊肛门狭窄,应手术松解狭窄。

直肠阴道瘘

直肠阴道瘘是直肠和阴道两上皮表面之间的通道,可表现为阴道有气体或粪便排出、外阴及会阴湿疹等,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反复感染,应采取手术治疗结合药物抗感染治疗。

需要做的检查才能确诊呢?

直肠指诊

在内口外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及硬结或凹陷。

亚甲蓝染色法

将白湿纱布塞入肛管及直肠下端,通过外口向瘘管内注入亚甲蓝1~2ml,然后取出肛管内纱布,根据纱布上有无亚甲蓝染色及染色部位来明确瘘管的存在及内口部位。

探针检查

用探针通过外口插入管道,以明确瘘管的位置、走行及内口所在。此法一般在手术时麻醉下进行,如操作不当或不熟悉此法,可能会造成假道形成。

瘘管造影

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X线摄片可观察瘘管分布,多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蹄铁型肛瘘的诊断。

肛管超声

对括约肌间瘘有时有确诊价值,但无法确诊括约肌外瘘及经括约肌瘘。

MRI检查

目前认为MRI检查时确诊肛瘘位置有极高的准确性。临床正确使用MRI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可监测复杂性肛瘘是否完全愈合。

诊断标准

视诊可观察到患者肛周皮肤有一个或多个突出的外口,严重者可有脓液流出。指检可触及有自外口向肛内走行的索条状硬物,此时可初步确诊。

经B超、X线摄片、CT、磁共振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肛周有瘘管存在,则可以进一步确诊。

鉴别诊断,可别混淆喽!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

这是最易被误诊为肛瘘的肛门周围皮肤病,因其主要特征是肛周有脓肿形成和遗留窦道。窦道处常有隆起和脓液,有多个外口,故易误诊为多发性肛瘘或复杂性肛瘘。鉴别要点是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病变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范围广泛,可有无数窦道开口,呈结节状或弥漫性,但窦道均浅,不与直肠相通,切开窦道后无脓液和瘘管,亦无内口。

骨盆骨髓炎

骨盆化脓性或结核性病变引起的骨盆骨髓炎,常在会阴部发生窦道,与肛瘘的外口极为相似。但前者无内口,X线片显示骨盆有病变,可以此进行鉴别诊断。

皮下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毛囊窦或囊肿继发感染以及骶髂骨结核等所形成的慢性窦道。这些窦道均不与肠腔相通,无内口存在。鉴别诊断困难时可以从窦道口注入碘油或禽碘水溶液,摄正、侧位X线片,确定窦道方向,以及通向肠腔与否。

晚期肛管直肠癌

破溃后可形成肛瘘,特点是肿块坚硬,分泌物为脓血、恶臭,病理切片可确诊鉴别。

治疗

肛瘘一旦形成,一般无自愈可能,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治愈性手段。手术的原则是将瘘管切开或切除,使其成为开放的创面,从而达到逐渐愈合的目的。

治疗周期

肛瘘通过手术方式一般可以治愈,手术周期1~2周及以上。

药物治疗

抗生素

急性感染发作期或有全身感染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以及副作用,效果不显著。

外治

主要通过局部熏洗、换药,促使肿痛消失,炎症吸收,使症状改善。局部红肿疼痛者,熏洗后可外敷抗菌消炎软膏。?

手术治疗

瘘管切开术

适用于单纯性低位肛瘘,手术时用探针查清瘘管全程,循探针瘘管全部切开,刮去瘘管内肉芽组织,使创面呈V形。创面内填塞油纱布,2~3天后,每天用1:的高锰酸钾或热水坐浴,创面清洁。术后2~3天局部使用生肌膏或生长激素制剂换药,有利于加速创面的愈合。

挂线疗法

适用于高位单纯性或复杂性肛瘘,此法可避免括约肌一次切开断裂收缩致术后肛门失禁,临床上应用广泛,操作简便。其缺点是术后复发率较高,高位复杂性肛瘘可经多次挂线使其变为单纯性肛瘘。手术方法为麻醉下先用探针从外口插入,顺瘘管经内口穿出,在内口端探针上缚一根橡皮筋,然后将橡皮筋从内口经瘘管在外口引出,切开内外口之间的皮肤,拉紧橡皮筋予以结扎。术后3~5天可再紧线一次,一般在术后1∽2周内橡皮筋脱落,留下敞开创面可以逐渐愈合,如两周后橡皮筋不脱落,此时可用剪刀将橡皮筋缚扎的组织剪断或再次紧线。

肛瘘切除术

一般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方法为一次性将全部瘘管切除,创面为健康的正常组织,并呈内小外大状态。较浅表的创面可作全层缝合,一周后后拆线,多可一期愈合,较深的创面宜敞开。高位肛瘘作切除术时,宜分出外括约肌深部,需切断者应注意将其缝合重建。

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是治疗肛瘘的辅助方法,宜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食辛辣、油炸食品,保持排便通畅。肛瘘食疗方,大米、小米各g,洗净,放入锅内添入适量水煮开,待粥煮至半熟,加入豆浆g搅匀煮熟,便可食用。适用于虚损患者,老幼皆宜。

中医治疗

内治法

适用于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或者可作为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清热利湿法用于湿热下注证;托里透毒法用于正虚邪恋证;养阴清热法用于阴液亏损证。现代肛瘘术后前期应用以上治法,后期应用益气健脾等治法。

外治法

包括插药脱管疗法、挂线疗法、熏洗法、外敷法、枯痔法、结扎法等,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有外治八法:扩创引流、去腐剔异、除疤拔管、拔毒生肌、敛疮收口、拔罐缩腔、补漏生肌、贴敷箍毒。

其他治疗

运动治疗

久坐时应每隔30~60分钟活动身体一次,建议每周保持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堵塞法

适用于单纯性肛瘘患者发作期,用0.5%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瘘管后,用生物蛋白胶自外口注入。此法虽然可以做到无创无痛,但治愈率低。

预后

肛瘘疾病预后较好,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但是手术治愈肛瘘后仍存在复发的可能,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肛瘘可以发生癌变。

复诊

肛瘘手术后,一般建议患者三个月复查一次。

饮食调理

肛瘘患者术后不宜禁食,应给软质普食,如软饭、面条、切碎煮熟的肉。

忌食刺激性的食品,如酒、辣椒、大蒜等,易使肠胃产生湿热、浊气及瘀血下注于肛门而复发。

多饮水,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梨,有助于加强肠蠕动。

清晨可以空腹饮蜂蜜水一杯,有清热补中、润燥滑肠的作用。

宜多进食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韭菜等,有利于加强肠蠕动,促进排便作用。但应在伤口稳定后服用,不宜过早食用,过早食用产生的大便对肛门摩擦过多,不利于伤口愈合。

日常护理

积极防治便秘与腹泻,便秘时积存在直肠内的粪块易堵塞肛隐窝致急性肛隐窝炎,最终将形成肛周脓肿。此外,大便干燥、硬结,在排便时易擦伤肛隐窝引起肛周感染。腹泻日久也可刺激肛隐窝发炎,稀便也易进入肛隐窝诱发肛周感染。因此,防治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周脓肿和肛瘘形成有重要意义。

及时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以防止肛周脓肿及肛瘘的形成。

及时治疗可引起肛周脓肿的全身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及肠结核等。

坚持每次排便后坐浴,洗净肛门,保持肛门部清洁,对预防肛周感染有重要意义。

专家介绍

刘佃温

主任医师、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坐诊地点:7号楼门诊楼一楼诊室。

坐诊时间:周1、3下午,周2上午。

擅长治疗:各种肛门大肠疾病,尤其擅长治疗各种顽固性便秘、排便障碍,结直肠肿瘤,各种疑难性肛肠疾病、如多次手术失败、手术后各种后遗症、并发症等。

孙丙军

主任医师

坐诊地点:7号楼门诊楼一楼诊室。。

坐诊时间:周1、3、4上午,周2、5全天。

擅长治疗:重度混合痔、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直肠脱垂、顽固性便秘,结直肠息肉病,骶尾部囊肿、畸胎瘤、婴幼儿先天性肛门畸形等肛肠疾病。

杨会举

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坐诊地点:7号楼门诊楼一楼诊室。

坐诊时间:周1上午,周4全天。

擅长治疗:微创手术治疗肛周及结直肠疾病,注重结构重建和功能保护,擅于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肛肠疾病。

冀二锋

副主任医师

坐诊地点:7号楼门诊楼一楼诊室。

坐诊时间:周1、周3、周5全天。

擅长治疗:擅长混合痔,肛瘘,直肠脱垂,结直肠息肉、肿瘤,便秘,放射性肠炎,溃疡性肠炎,肛门瘙痒,肛门下坠等治疗。

周晓丽

副主任医师

坐诊地点:7号楼门诊楼一楼诊室。

坐诊时间:周2、周4全天。

擅长治疗:痔疮、肛瘘、肛裂等肛门疾病、大肠炎性疾病、功能性顽固性便秘、排便难(慢传输便秘、出口梗阻便秘(直肠前突、粘膜内脱垂、盆底肌痉挛、耻直肌肥厚)、肛门直肠尖锐湿疣、直肠息肉、结肠息肉、肛管癌、直肠癌、结肠癌等,肠易激综合征、脱肛(直肠脱垂)、肛门直肠狭窄、结肠黑变病、异物嵌塞、粪嵌塞等。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