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国迄今为止发掘的最大墓葬,里面不仅拥有最高等级的葬具——“黄肠题凑”,还有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出土的石磬也是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它就是中国最神秘的四大墓葬之一的秦公一号墓。

年的一天,一群人正在陕西宝鸡凤翔县南指挥村南侧的田间地头四处翻土勘探,一名中年男子摸着挖出的土正在仔细研究,突然他捧着土跑向其他人兴奋的说:“有墓!下面有墓!”。

原来,这一群人是来自陕西省考古所的一支考古队,他们所处的是当地荒废多年的一块怪地。据当地村民介绍说,这块怪地周围的庄稼都长的很好,偏偏就这一块地,无论是雨季旱季,种下去的种子像沉入地下一样,不管你是施肥还是上药它就是不发芽更不长。经过此地的考古队听到后,职业的嗅觉告诉他们事情可能不简单,因为当地地处宝鸡市,而宝鸡就在曾经的秦国都城雍城的境内,便过来查看一番,没想到果然有东西。

翻出的土不仅坚硬而且还夹杂着一些青红色的物质,这是明显的五花夯土。要知道这土质是判断地下是否有墓葬的一个重要指标,原生土不仅土质疏松而且无论过多少年,土色始终一致,但是五花夯土则不同,它是由于生土和墓内的白膏泥或木炭等结合而成的人工熟土,再经过人工夯打而成,土质坚硬不说且成色不同于一般的土。

确定下面有墓之后,考古队员就开始紧张的作业工作,很快就摸清了这个地下工程的形态。大墓整体像一个“中”字,呈东西走向,全长近米,总面积达平方米,别说是在当时,就是到目前为止这座大墓依旧是考古挖掘出的最大规模陵墓。大墓的中间是一个东西长59.4米,南北宽38.5米的墓室,主体墓室分三层,逐层缩小,呈现一个倒金字塔状,总深24米,而墓室的两边则是一长一短两条墓道,东墓道长米,西墓道长85米。因为宝鸡凤翔是先秦都城雍城的所在地,此墓又是被发掘的第一座古墓,因此被命名为“秦公一号大墓”。

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还没有大型的挖掘器械,而且考古是个十分精细的活,所以整个大墓全部凭借人工挖掘。秦公一号墓的挖掘工作从年开始一直到年结束,整整历时10年,光是夯土就清理了近8万立方米。即便是耗尽了如此大的精力与时间,随着挖掘工作的进行,还是出现了考古人员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那就是盗洞。经统计,墓葬周围发现了大大小小个盗洞,这就意味着大墓内的文物不仅受损而且可能被盗严重。

随着夯土的一点点移除,接下来的一幕让现场的考古人员再次感到震惊,在清理到大墓墓室的第二层时,一共清理出土了20具人骨遗骸,狰狞的头骨,折断的胳膊残骸都在无声的诉说着那个最可怕的丧葬制度——人殉。人殉是古代葬礼中用活人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封建主殉葬的一种陋俗,被殉葬者多是死者的近亲、近臣、近侍,以及战争中的俘虏等。当大家还没从20具遗骸的残忍殉葬中走出时,位于最底层的中间位置庞大的主椁室被清理出来了,可以说比二层台的20具遗骸更让人震惊。椁室的周围整整齐齐摆放了共个棺木,其中有72具棺木被摆放在靠近棺椁室的位置,棺木大而宽厚,据专家表示这些人都是“箱殉”者,里面应该都是墓主人的姬妾和近臣,而在箱殉外围的是94具细长狭窄,质地单薄的棺木,而这些人则被称为“匣殉”者,里面应该都是身份较低的丫鬟和奴仆。

打开那些殉葬者的棺木后,专家发现,这些殉葬者虽然全部都被布或绳索紧紧捆绑着,蜷缩着下肢,但都没有发现外伤的痕迹,说明在殉葬之前就已经全部死亡,在没有外力伤害下,集体死亡的最大可能就是服毒。接下来专家在这些骨骸中,发现了严重超标的汞元素和砷元素就印证了这一点,而砷就是剧毒砒霜的主要成分。

可是为什么他们全部蜷缩着下肢,做出如此奇怪的举动呢?其实这和古人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以及视死如生的想法有关。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地处西垂的秦国,依然保持着对灵魂的崇拜和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尊卑观念。殉葬者下肢蜷缩的姿势,代表他们即使到了阴间,面对主人也要屈膝下跪。除了人殉,在大墓东侧墓道的南边,还有一个“车马坑”。根据勘探资料显示,坑内埋有3辆真车活马。这样看来,大量活人真马的殉葬,墓主人的身份绝对不同寻常。

随着考古人员清理工作进程的加快,中央椁室的棺顶慢慢露出土面。考古队员们小心翼翼的清理掉椁室周围的青膏泥和积炭,一座如同平顶木屋般,面积约90平方米的主棺椁映入众人眼帘,这就是墓主人的地下安身之所。在主椁室的西南面还有一个副椁室,专门用来放置大件随葬器物。再次让专家失落的就是,在这两个椁室的周围又发现了盗洞大大小小20个,可想而知,里面的东西也都被偷的七七八八了。副椁室里通常用来确定墓主人身份的青铜物品,一件也没有出土,就在大家以为揭露墓主人身份无望时,副椁室内一件东西的出太土让事情有了转机。

在副棺室正西的木架上,悬挂着一组石磬,石磬这个乐器本身可能没什么特别,但是它上面刻有的铭文却是打开墓主人身份的关键钥匙。上面的一句“天子郾喜,龚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以鼐(nai)”,意思是说天子举行宴飨,作磬者是共公、桓公的嗣子,因高阳氏(秦人之祖先)在天有灵,国内才四方升平。由此推测此墓主应该享国40年之久的秦景公。此外,另一句铭文写有“唯四年八月,初吉甲申”,应该对应的就是秦景公四年八月初的甲申日。所以,目前考古界统一的说法是,秦公一号大墓就是秦景公的墓。

墓主人是秦景公这一点在墓室的棺椁上也得到了印证,整个棺椁全部由一根根四方木头组成,边缘有榫头伸出,全椁没有一枚金属钉。每根木头都是上好的坚硬柏木心儿,规格一致,横截面都是边长21厘米的正方形。

如果说金缕玉衣是第一天下第一奢华的丧葬形式,那么黄肠题凑就是比第一更加第一的奢华形式。黄肠题凑,是古代天子帝王级别使用的棺椁,属于最高等级的墓葬,不过东汉之后就逐渐失传了。所谓黄肠题凑的“黄”指的就是材料选择的是上好的黄心柏木,“肠”则是指将柏木去皮,只留木心,而“题”指的是木头的端头,在棺椁四周形成了多个榫头,便于多人搬运,毕竟等级高,里面陪葬的奇珍异宝,金银钱财不尽其数。至于“凑”指的则用是木条严密整齐的摆放形式。

整个棺椁所使用的木头表面必须打磨的十分光滑,稍有不平之处,就不能做到严丝合缝,坚固不摧,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就可想而知了。据统计,秦公一号大墓中的一套黄肠题凑中用了多根百年以上的黄心柏木,而这些木料则至少需要亩森林才能凑齐。如此看来也只有天子做派,皇家实力才能做到了。可雍城是诸侯国秦国的都城,春秋时期,黄肠题凑是周天子专有的葬式,在雍城怎么可能会出现天子墓呢?

这就要从秦国的祖先开始说起了,公元前多年的西周时期,周孝王时看重秦人的祖先首领非子一族养马的特长,便封非子为“附庸”,并赐封地西犬丘,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礼县一带。在历史的进程中,秦人经汧邑,平阳,雍城等地不断东迁,直到公元前年定都咸阳,在秦人嬴政的王权霸业之下,最终建立了统一天下的大秦帝国。而雍城,作为秦国定都时间最长的都城,先后有19位秦国国君再次执政。

秦景公,作为秦国的第13代国君,在位期间不断地将秦国的势力向中原地区推进,为日后秦始皇一统六国奠定了基础,可以说秦景公墓葬的规模,以及使用周天子的丧葬形式黄肠题凑,都在暗示当时作为诸侯国的秦国就已经把他们雄霸天下的野心刻在了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