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动脉瘤(VAA)少见,发病率0.01%~0.2%。CT等影像学技术广泛应用,VAA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多数VAA无症状,少数因破裂急性发病。破裂可致命,破裂的死亡率约为25%~70%。动脉瘤钙化和(或)血栓形成与破裂风险无直接关系。年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首都血管学术论坛(CCVS)上,来自福建医院血管外科戴贻权教授就“内脏动脉瘤腔内治疗要点及难点”这一话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VAA概述VAA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随着医疗操作越来越多医源性因素也逐渐增多,此外还包括一些感染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以及胶原、结缔组织疾病等病因。按VAA瘤壁结构分为真性和假性动脉瘤。VAA可见于脾、肝、肾、腹腔干、网膜、胰十二指肠、胃十二指肠、肠系膜上和肠系膜下动脉瘤等位置(表1)。首选诊断方式为CTA,作为诊断金标准,CTA用于精确测量、术前评估等。VAA的治疗方式的选择逐渐由开放修复转变为腔内治疗为主。

表1.VAA临床特征比较

SVS关于VAA指南推荐1、胃和胃网膜动脉:修复所有动脉瘤,不论大小。2、肝动脉:有症状;>2cm;每年增大超过0.5cm。3、肠系膜上动脉:修复所有动脉瘤,不论大小。4、胰十二指肠和胃十二指肠动脉:修复所有动脉瘤,不论大小。5、肾动脉:有症状;>3cm;育龄期妇女、难治性高血压和肾动脉狭窄者无论大小。6、腹腔动脉:所有的假性动脉瘤;>2cm。7、脾动脉:所有的假性动脉瘤;>3cm;育龄期妇女无论大小。8、空肠和回肠动脉:有症状;>2cm。9、结肠动脉:修复所有动脉瘤,不论大小(图1)。

图1.SVS关于VAA指南推荐

腔内治疗目标1、恢复脏器正常血流灌注;2、栓塞瘤腔,诱发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3、降低瘤腔再通率;4、降低栓塞材料移位或迁移风险。腔内治疗方法1、终末动脉栓塞:瘤体、近远端载瘤动脉栓塞,靶器官缺血可能,多在急诊情况下进行;2、支架或球囊辅助栓塞:裸支架、覆膜支架、球囊;液态或者固态栓塞材料;3、直接栓塞(弹簧圈、液体栓塞材料、plug):瘤颈细长;4、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5、经皮直接注射凝血酶。腔内治疗要点1、准备所需的所有器具(覆膜支架、裸支架、弹簧圈、微导管、微导丝、液态栓塞剂等);2、术前CTA评估,选择最理想的入路(VAA角度过锐的,考虑上肢动脉入路);3、使用球囊辅助栓塞时,应选择合适尺寸的球囊,以避免血管夹层或痉挛;4、使用支架时,确保动脉瘤两侧有足够的锚定区,避免早期瘤腔血流再通和支架移位;5、如果锚定区不足,考虑栓塞小的侧支以创造或增加锚定区;6、三维立体可控弹簧圈有利于符合解剖特点的,更精准的栓塞。腔内治疗难点1、位于动脉分叉处的动脉瘤,可能需牺牲部分实质性脏器;2、腹腔干闭塞的内脏动脉瘤,内脏动脉代偿性迂曲冗长,可能伴多发的动脉瘤,输送覆膜支架并通过靶病变困难,选择完全栓塞瘤体及载瘤动脉可能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可能;3、瘤体巨大,覆膜支架重建血流困难,远端载瘤动脉栓塞困难。病例分享病例1(男性、18岁)

主诉:突发中上腹痛8小时。

既往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病、胰腺炎病史等病史。

查体:心率快次/分,血压/70mmHg,全腹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沉、CRP正常,血红蛋白g/L。

CTA:脾动脉瘤(2.0×1.3cm)破裂出血,腹腔大量积液,脾部分栓塞。

手术过程(一):急诊腹腔动脉造影,脾动脉瘤破裂出血,脾中上极栓塞。

手术过程(二):动脉瘤栓塞:微导管送至瘤体远端,瘤腔、动脉瘤近远端瘤颈栓塞。

手术过程(三):栓塞后造影:瘤腔未见显影,脾下及动脉显影通畅。

手术过程(四):术后CTA。

病例2(男性、46岁)

主诉:反复上腹部闷痛1周。

既往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病、胰腺炎病史等。

查体: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血沉、CRP、血生化、血常规均正常。

CTA:脾动脉主干动脉瘤(5.0×4.5cm)。

手术过程(一):腹腔动脉造影,脾动脉主干动脉瘤,呈偏心性囊状,球囊辅助下导丝引至动脉瘤远端。

手术过程(二):利用双导丝(V-18),加强支撑,导入Viabahn(6×50mm)。

手术过程(三):释放Viabahn后,造影:脾动脉瘤腔隔绝良好,未见内漏征象。

病例3(女性、43岁)

主诉:高血压4年,发现右肾动脉瘤半个月。

既往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mmHg,血压控制不理想。

实验室检查:血沉、CRP正常,TG10.46mmol/L,LDL4.75mmol/L、尿酸μmol/L。

CTA:右肾分支动脉瘤。

手术过程(一):右肾动脉造影,右肾动脉分支动脉瘤大小约1.5×1.0cm,呈偏心性囊状。

手术过程(二):支架辅助下动脉瘤栓塞:双导丝技术,释放ev3Solitaire支架(4×20mm)。

手术过程(三):支架辅助下动脉瘤栓塞:动脉瘤腔弹簧圈栓塞(Interlock-18)。

病例4(女性、41岁)

主诉:反复上腹不适10余年,加重2周。

既往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病、胰腺炎病史等。

查体:无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沉、CRP、血生化、血常规均正常。

CTA: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动脉瘤(2.5×2.0cm)。

手术过程(一):腹腔动脉造影,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动脉瘤,与脾动脉主干相沟通,脾动脉远端扭曲明显。

手术过程(二):微导管送至动脉瘤远端脾动脉内,脾动脉及瘤腔栓塞。

手术过程(三):动脉瘤颈较宽,于肠系膜上动脉近端植入Viabahn(8×25mm)。

手术过程(四):术后CTA。

总 结

把握好VAA腔内治疗适应症。CTA是VAA术前诊断、手术规划的最佳方法。术中建立稳定的治疗通路,使用微导管、微导丝,尽可能保留靶器官血流。若需牺牲靶器官动脉,务必栓塞瘤腔及近远端载瘤动脉。动脉分叉处多发病变,多发动脉瘤应个体化处理。

本篇文章经专家授权发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