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论语·雍也篇》记载,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在孔子众多的弟子中,颜回是他最喜欢的学生,似乎没有之一。在孔子的心目中,颜回的优点很多,其中“不迁怒,不贰过”是孔夫子认为常人难以做到的,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三个月内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便可称为是“仁”,便由此成为了君子的道德标准之一。

而我却在思考:如今人们若能在一个星期内,做到“不迁怒”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01

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过:“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在事业上建功立业、取得成就的,绝非是那些胸襟狭窄、小肚鸡肠、谨小慎微之人,而是那些襟怀坦荡、宽宏大量、豁达大度者。

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张飞,就是因为脾气暴躁、飞扬跋扈,平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气,将自己对仇敌的怨恨发泄到手下的身上,从而导致自己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无名小卒之手。

张飞在阆中镇守时,得知结义兄弟关羽败走麦城而被害的消息后,日夜痛哭。许多将领纷纷以酒劝解,张飞甚爱饮酒,醉酒后,怒火烧得更旺,手下的士兵稍有过失,他就拳打脚踢,士兵受伤者轻则残废,重则死亡。刘备知道后,劝他宽厚容忍一些,否则早晚会惹祸上身。张飞却充耳不闻。

一日,张飞令军中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全体军士四日后挂孝攻吴。第二天,部将范疆、张达二人进帐禀报:“三军挂孝,数量太多,一时难以备齐,请宽限几日。”张飞大怒道:“我急着报仇雪恨,恨不得明天就进军东吴,你们竟敢违令,罪不可赦!”当下命令武士责打二人50军棍。打完之后,张飞手指二人说:“白旗白甲明天全部交上,不然,将你们斩首示众。”

回营后,范疆说:“今日受了刑罚,如何筹办白旗白甲?张飞性暴如火,明天若交不出货,你我都会被杀。”张达沉思片刻,说:“与其他杀我,不如我杀他。”范疆说:“只有这样了。”

当天晚上,张飞又喝得大醉,躺在帐中呼呼大睡。初更时分,范疆、张达二人各怀利刃,潜入帐中,将张飞杀死后,逃到东吴去了。

张飞临死前都不知道自己死于何人之手,真可谓“死不瞑目”,让人可悲可叹。

张飞作为一个驰骋沙场、所向无敌的大将,性暴如火,最后由于一件小事被两个无名小卒所害。可见,为人处世的能力和你的身价地位没有多大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品格优秀、德行高尚,才能处处受欢迎。而只想到自己的感受,一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没有一点容人之心的人,必然难以与他人相处,甚至会遭遇祸害。

所以说,平时就是有再大的怒气,也要合理宣泄,不能拿没有干系的人出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判断,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叔本华说:“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像人跟一块石头大发脾气是同等的愚蠢。”

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吐血而亡,

王朗因“气”于三军阵前跌下马,被活活气死,

金国名将完颜金兀,被牛皋骑于身上,大怒,闷哼一声,一命呜呼!

所以,迁怒是一个人很容易就犯的错,不迁怒则是需要学习一生的修行。一切控制不住的暴怒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最后都会回到自己身上。而我们这一生中,会遭遇很多不顺心的事情,家庭的,工作的,事业的,情感的。

当这些不顺心之事降临到我们身上时,我们要学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件事情的结果可以再改变吗?

纠结于此事能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迁怒于别人能不能把结果变得更好?

若答案是否定的,那“接受”和“不迁怒”就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费斯汀格法则内涵体现,归结起来,就是要紧紧抓住事情本身,正视它,解决它,然后忘掉它。这样,10%的事情就不会扩展成90%的麻烦。

02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为什么成年人不喜欢承认错误?

有个高赞回答:

“表面的原因是因为认错让人感到不自信,认错了就好像表明了自己比别人差,像是自己输了。”

承认错误往往就意味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比别人差,殊不知,这是一种最不明智的想法。

而君子为人处世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贰过”。“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都曾有过错误,有错误而能够改正,那就是最大的好事。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死不认错,一种是知错就改。死不认错的人,是非常可惜的,就如一个人穿了一件肮脏的衣服,一直不肯洗涤:一身的污垢,不知道沐浴,秽气熏人,令人生厌,甚至人人见了都要退避三舍,可是他还不知道,岂不可悲!

一篇好的文章,要经过多次的修改;一幅名画,也要经过颜料的反复粉饰;树木花草,需要整理才会整齐;长发短须,也要靠修剪才会美观。所以我们一旦有了错误,就需要立刻去改正,不要再犯第二次。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说过:“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这句话的大意是:没有过错的人并不可贵,可贵的是有了过错,能够接受并虚心改过。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功者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才会变得更好。”

《左传·宣公二年》里面讲了春秋时期“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故事。晋灵公无道,大臣士季进谏。晋灵公听完表示知错,而且要改。士季很欣慰地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世说新语》里记载,东吴西晋时期的名将周处,年轻时好勇斗狠,为害乡里。乡里人将他和山中虎、水下蛟视为“三害”,周处这才知道自己怎样令乡人厌恶。

于是他找到当时的名士陆云,说自己想改过自新,但是年龄大了、怕来不及。陆云告诉他:古人朝闻道夕死可矣,你还大有前途,现在改完全来得及。从此周处彻底改过自新,成为西晋名臣,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谥号为孝。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小的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   

挨罚之后,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古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过失,不是最大的罪恶,只要肯改过,所谓“知过必改,善莫大焉”。不肯改过的人,好像是固守着一面漆黑的墙壁,为什么不能替它添加一些彩色呢?又如味道非常咸的菜肴,为什么不能给它加点水,使它变得清淡一些?

当我们犯了错误时,我们应总结错误的教训,避免再次在同样情况下或是类似情景中出现错误,这样才是智慧的选择,过错也是人生的财富,这笔财富也是我们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

只有保持乐于闻过、勇于改过的姿态,常常抚躬自问,自我反省,才能以“不迁怒,不贰过”的内在修养与行为表率,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03

法国著名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之后,他的墓碑上工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兰塞姆的手迹是什么意思呢?有位智者是这样解读的:

“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至少有一半人可以成为了不起的人。”

这足以体现反省对于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意义。

金庸先生在《书剑恩仇录》中有写道: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只有做到了真正的“不迁怒”,才有可能会做到“不贰过”。而在我看来,“不贰过”比“不迁怒”的难度更大。有多少人因为同一个错误而一犯再犯?有多少人明知道自己不对却依然不改?固定型的思维,让人们难以改变,想要做到“不贰过”确实是太难了。

“不迁怒,不贰过”是一种递进关系,只有慢慢做到了“不迁怒”,再让自己具有成长型的思维,才有可能会做到“不贰过”。

也正如孔子说过:“过,则勿惮改。”意思是:有过错并不可怕,但是有了过错却不去改正才是可怕的事。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更要好好听听孔老先生的教诲。如果一味地犯错误,而从来不知去改正和预防,那么总有一天会后悔莫及的。

人生就像爬山,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认真对待每一步,才会减小犯错的几率,登上人生的巅峰。

而减小犯错的几率,就不要重复之前的错误,知错能改。

因此,错误发生时,大可不必讳莫如深,谈之色变。

最聪明的办法就是,直接面对错误并改正,你的人生就会再向上进一个台阶,你的境界也将变得与众不同。